|
|
青年工作编者按
为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斗志,公司团委组织开展了“青尽全力 强企有我”主题征文活动。比赛共收到84篇原创文章,青年职工们以文抒怀,用真挚笔触将那些宏大的叙事、细微的感动,收纳于方寸纸墨之间,讲述工作点滴、记录成长所得、展现奋进风采,字里行间流淌着西创的温度,传递着青年的力量。
现以专栏形式陆续选登部分优秀作品,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温暖而坚定的文字,点燃更多人的阅读热情,凝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!本期,为您展示第四期作品——
连结梦与轨
当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时,最后一列完成卸车的货车缓缓驶离站场。目送车身上“宁东铁路”的字样渐行渐远,我的思绪被拉回到初踏这片热土的那一天。
“咚——咚——”,伴随着沉重的轮轨撞击声,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入古窑子站。眼前的景象瞬间攫住了我:纵横交错的股道延伸至天际,各式货车鳞次栉比,一群身着明黄工装、肩挎对讲机的身影在列车间敏捷穿梭。这便是我与宁东铁路的初见,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繁忙感扑面而来。然而,兴奋之余,我的心头骤然绷紧——这片辽阔的站场将成为我的战场。我,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,真能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吗?前路,弥漫着未知的忐忑。

入职后紧随其后的,是密集如鼓点的人身安全培训和业务技能淬炼。从辨识信号灯语到精研规章制度,从规范挥舞手信号旗到精准安放防溜铁鞋,每一项技能都需反复打磨。师傅的严厉与细致,如刻刀般将我身上散漫的棱角一一削去。六个月的实习期如白驹过隙,当我开始单岗作业,意味着将独自面对股道间的风霜雨雪与行车安全的重担。没有了师傅在身边时刻提醒,那份沉甸甸的责任,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压在了我的肩头。每一次确认信号、连挂车钩、传递指令,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,不容半点闪失。这份独立是压力,更是催发成长的沃土。
真正的成长,总在挑战中得到印证。三月的风沙中,黄羊墩站迎来联锁改造的关键战役。车务段紧急组建党员突击队,我毫不犹豫地接下首班岗的重任。陌生的站场布局、全新的作业环境、复杂的作业流程,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挑战。我们与时间赛跑,与疲劳抗争,在刺骨寒风和扬尘里反复确认设备状态。二十多个日夜的鏖战,当黄羊墩站联锁改造项目告捷的瞬间,我收获的不仅是宝贵的实战经验,更是一次意志与能力的蜕变。党员的身份,此刻不再是一个符号,而是冲锋在前、攻坚克难的鲜红旗帜。

进入五月,调车任务陡然繁重。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,我们综合作业组仍肩负着管内多个电厂、矿厂的装卸车重任。点多线长、路途遥远、人员调配捉襟见肘,可以说是困难重重。我们科学组织,优化流程,全员铆足一股劲,奔赴各作业点……汗水浸透了工装,疲惫爬满了脸庞,但安全与效率始终是我们坚守的底线。正是这种持续奋战、甘于奉献的精神,我们安全高效地啃下了一块块“硬骨头”,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、为公司整体增运上量作出了贡献。
回望来路,感慨万千。从站在古窑子站台那个满心忐忑的新人,到如今能在关键任务中独当一面的连结员,这条路洒满汗水,也闪耀着荣光。我深刻体会到:个人的成长,根系于企业的沃土。每一次安全高效的调车作业,每一次攻坚克难的突击任务,都是在为宁东铁路这条钢铁动脉注入生机,都是在铺就我们共同的“强企之路”。我的岗位虽然平凡,却连接着万家灯火与经济脉搏,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,正是支撑我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。

一声悠长的汽笛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。晨光中,熟悉的股道已然苏醒。连结员的岗位,是我扎根宁东铁路、汲取力量的起点。未来,我将继续深耕这片热土,以奋斗姿态守护钢铁动脉的畅通,在时代浪潮中,奋力书写属于一名连结员的强企华章!
青苗破土,终成劲松;青春尽力,强企有我!(刘培林/文)
作者简介

刘培林,西创宁东铁路公司车务段古窑子站职工。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热忱与进取。
爱好写作、记录思考,步履不停、恒以践行。